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卫生应急
    科普 | 什么是“百日咳”?如何预防?一起来了解!
    时间:2024-08-01 来源:卫健委作者: 点击: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病程可迁延数月,常引起流行。病程长达2~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百日咳是怎么传播?

    对于百日咳来说,人是百日咳病菌的唯一宿主,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等将细菌播散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带菌的飞沫而被感染,家庭内以成年人传播给婴幼儿多见。人群普遍易感,没有接种过百白破疫苗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小月龄患儿易合并肺炎,还有部分患儿可能合并百日咳脑病,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百日咳的症状有哪些?
    >>>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7—10天。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出现低热、流涕、结膜充血、流泪、喷嚏、轻咳等症状,咳嗽日渐剧烈。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吸气时出现高音调的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婴儿常无典型痉咳,易出现发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

    三、有效预防措施有哪些?
    >>>百日咳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可降低婴儿期发生严重百日咳的风险。目前我国使用的免疫规划疫苗是“白百破疫苗”,即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分别于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四、孩子得了百日咳怎么办?

    对疑似患者要早发现、早检测、早隔离,确诊后早期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孩子得了百日咳,首先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患儿可选择复方磺胺甲恶唑。轻症可以选择口服用药,重症或者有并发症的需要住院治疗。家长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此外,家长要学会以下护理措施:


    1.措施
    保证孩子充分休息和睡眠,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如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2.措施

    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清除痰液并缓解咳嗽等症状。

    3.措施

    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五、孩子得了百日咳需要隔离吗?

    孩子得了百日咳应在家自我隔离,避免上幼儿园或上学,以免传染他人。对于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百日咳病例,自我隔离期限为临床诊断后至有效抗菌药物治疗5天;对于未及时进行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自我隔离期限为发病后21天。

    自我隔离期间如病情加重(如咳嗽剧烈、面色发紫、气促、发热、精神食欲不佳等)应及时就诊。


    得了百日咳还要接种含百日咳的疫苗吗?

    接种疫苗是儿童最有效的预防百日咳的手段。如果孩子在含百日咳的疫苗接种期间得了百日咳,未能完成全程接种(共四针),也应该在孩子好转后,及时补种含百日咳的疫苗,具体情况应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

    家长或婴幼儿照护者


    接触了百日咳患者怎么办?

    1.做好自我监测,避免感染他人。

    百日咳患者在发病前1周至发病后3周都有一定传染性。家长如接触了此类百日咳病例,应进行自我健康监测21天,其间如无咳嗽、流涕、发热等不适症状,可正常学习与工作;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2.自我监测期间,一旦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部分人群需要进行预防性用药。

    对未全程接种的婴幼儿、家有儿童的其他家庭成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婴幼儿看护者及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等,建议在密接接触后21天内(尽可能在1-2周内)在临床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预防,避免成为感染病例。

    远离百日咳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家长和孩子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住口鼻。注意均衡饮食、合理作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自身抵抗力,远离百日咳病菌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