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二月,我市气温明显下降,室内外温差大且室内通风换气不足,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朝阳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重点关注流感、水痘、新冠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所致感染性腹泻
等肠道传染病,市民在使用燃煤取暖设备时要加强通风,谨防一氧化碳中毒,老年人还应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疾病·健康同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是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引起症状相似,多有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学生、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健康小提示
1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方式。对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等,儿童应按国家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按照自愿自费原则
进行接种。2养成良好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每日开窗通风。3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必须前往时要科学
佩戴口罩做好防护。4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通风消毒和病例报告等工作,避免造成聚集性发病或暴发疫情。5提高自我健康监测意识。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
注意个人防护;症状加重时,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二、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疾病·健康同行主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主要通过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者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等途径感染,其传染性较强。
冬季健康提示
健康小提示1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生熟食品要分开,生食瓜果洗干净,不吃腐败变质和生冷不洁食物。饮用水用具要
定期消毒,不喝生水。3食品从业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4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做好班级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三、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预防疾病·健康同行常见情况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常常因居民采暖不当、家中聚餐使用炭火锅,或使用自行安装的燃气相关设备时通风不畅所导致;停车后闭窗内循环吹空调也有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小提示
1使用自行安装的燃气相关设备时,注意室内合理通风换气,每天开窗换气不少于两次。2对取暖用的煤炉要定期清理烟道、烟囱、风斗,密闭空间应设置通风管道,煤炭完全燃尽之后再入睡。
3定期检查灶具胶管是否牢固,及时更换老化胶管,关好总阀门。4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5避免在密闭车库或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长时间发动车辆或呆在车内开空调睡觉。
6吃火锅用木炭或煤气时,一定要注意室内通风,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四、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寒冷天气和气温骤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预防措施
通过保持温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情绪、定期检查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降低冬季健康风险。
冬季健康提示
健康小提示1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特别是头部、颈部、胸部、手脚等易受寒的部位,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2摄氏度之间。2监测血压和血糖冬季气温降低容易引起血压、
血糖波动,影响心血管健康。老年人要按时服药,遵循医嘱,维持稳定的血压和血糖水平。3合理饮食冬季饮食应富含营养,特别是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类和低脂乳制品;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饮食,
;适量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坚果、绿叶蔬菜。4适量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室内体操、太极等低强度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增强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5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适当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减少孤独感。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练习来缓解压力,帮助保持情绪稳定。6定期检查冬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血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