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具有建平特色、符合建平实际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享有更加便捷、连续的健康服务。
在新建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远程影像的方式,实时查看成员单位就诊患者的病情影像,进一步调度牵头单位尽快完成病历分析、病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管理调度中心总面积3457.99平方米,下设“两办十三中心”,通过搭建统一的网络平台,借助智慧化物联网、信息化管理库,保证各成员单位之间数据实时互通,切实做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目前,中心平台初始功能逐渐形成,向上与沈阳、大连远程医疗对接,向下辐射31家乡镇卫生院,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最终实现管理共同体。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蔡月:我局以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为载体,已初步完成了设备更新和五大中心数据链建设。目前,区域影像诊断、远程会诊、心电诊断、慢性病管理中心已见雏形,实现了基本功能运行。
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建平县强化组织保障,夯实“责任共同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建设紧密型医共体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导,县卫生健康局为建设主体,联合人社、财政、医保等部门及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共同参与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推进机制。优化组织架构,构建“管理共同体”。组建“金字塔式”医疗架构,形成“12924”组织架构模式,以卫生健康局为主体;县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2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县医院辐射4家中心卫生院、县中医院辐射3家中心卫生院,康宁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分别负责医共体内精神障碍疾病工作及妇幼健康工作;每家中心卫生院覆盖3至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同时,推进县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服务共同体”,重点建设“五大中心”。建设区域影像诊断中心,依托牵头医院建立区域影像诊断中心,面向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服务和远程影像会诊服务,建立医共体内医疗单位放射质控一体化管理;建设区域心电诊断中心,通过“心电一张网”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牵头医院之间远程心电诊断机制,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建设区域检验(病理)中心,通过提升牵头医院检验室(病理科)检测能力,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室改造、更新和配置必要的检验设备,通过配置冷链转运,实现检验设备共享,通过信息化反馈检验结果,实现区域检验互联互通、结果互认;建设区域慢性病管理中心,由牵头医院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信息化体系及穿戴联网设备,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共体内慢性病统一管理;建设区域远程会诊中心,牵头医院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远程会诊,对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患者能够第一时间完成诊疗方案制定,同时通过中心网络平台实现远程教学、查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服务下沉,县医院、县中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省内外院所达成长期合作,邀请知名专家定期到建平坐诊,通过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手术示教等加强人员操作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持续推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名医下乡”,带动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县卫生健康局局长蔡月:面对群众健康的新需求,我局将全力当好健康“守门人”,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分级诊疗“真落实”、优质资源“真下沉”、人员培训“真到位”、基层能力“真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