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健康科普
    发现肝占位怎么办?
    时间:2025-03-05 来源:卫健委作者: 点击:

    “肝占位”是医学影像中常用描述,大部分为良性病变,少部分是恶性病变。明确病变良恶性后再做进一步处置。

    一、肝癌需警惕

    肝癌在我国较常见,恶性度较高,早期诊断困难,所以早发现、早期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高危人群有:具有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糖尿病、肥胖、吸烟和药物肝损伤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对于以上高危人群,建议至少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AFP的监测,部分患者需联合肝脏增强MRI或CT检查。

    二、良性肿瘤不必慌

    1、肝囊肿: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一般小于5cm不需特殊处理,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大小变化即可。若增长较快,超过5cm、压迫临近结构引发临床症状时,可以通过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或经皮肝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

    2、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于5cm的血管瘤一般无临床症状,无需治疗。若血管瘤较大压迫肝内外临近结构产生临床症状;血管瘤增长较快,每年增长直径大于2cm;诊断不明确的血管瘤或因血管瘤导致凝血异常者,就可能需要进行治疗。可行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消融治疗等。

    3、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肝细胞对局部血管异常产生的增生性反应,女性多见,一般不会癌变也较少引起临床症状,通常不需要治疗。个别患者出现病灶增大产生腹痛等临床症状,则需要手术切除、介入栓塞或消融治疗。

    4、肝硬化结节:是临床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类结节,有恶变的风险,需要定期复查,通常每3-6个月复查一次影像学检查,一旦发生癌变及时处理。

    5、肝腺瘤: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有恶变风险,可能与应用性激素、类固醇类药物有关,糖尿病、肥胖、糖原贮积症的患者需注意。部分肝腺瘤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6、细菌性肝脓肿:是细菌通过各种途径侵入肝脏导致的肝内局灶性炎症及化脓性渗出改变,糖尿病患者多见。抗生素联合脓肿穿刺引流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